以機器人論述身心問題


探討議題:
一、機器人是否存在意識(consciousness)?
二、行為主義(Behaviorism)的論點。
三、以唯心論(idealism)觀點論述。
四、以唯物論(materialism)觀點論述。
五、以心物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觀點論述。


   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596-1650)在《沉思錄》(Meditations)一書中說:「我是一個思維物」(I am a thing that thinks)。也就是說心靈的特質在於它具有「意識」,可以知覺到自已、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緒以及感覺印象。我們說機器人沒有意識,我們是指它們不能 自我知覺,它們所謂的大腦裡,單純地只是一些電晶體、積體電路、及其他硬體的複雜組合。當我對機器人下達一個指令時,機器人大腦中的電腦上接收到這個句子 時,我實際做的只是在電晶體中傳遞一系列的電流,電腦接收了,就能給予硬體指令,使它動作,最後就能達成人類下達的任務了。但是在電腦在運作的過程中,電 腦是沒有意識的,電腦不僅無法意識到這一連串的活動,也無法意識到文字、圖片和程式所代表的理念,它單純的只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機器。

   而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主張一個個體擁有心靈,就是指那個個體「像是擁有心靈般地活動」。換句話說,以觀察一個個體的表面,來判斷他有沒 有心靈;也就是說,只要個體會運動,看來就像是有心靈。但行為主義的矛盾困難在於,可能會面臨奇怪的理論後果,例如無法「像是擁有心靈般地活動」的植物人 是被視為沒有心靈的,或是製作精美並且可以「像是擁有心靈般地活動」的機器人被視為擁有心靈等等。

   從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的觀念中,生命體的原則都是「全體先於部分」,因為沒有生命體是先有部分,然後才有全體的;只要是生命體,它都可以從全體開始慢 慢的發展出它的許多部分。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當青蛙被解剖後,再將它依照青蛙的樣子,重新組裝回去,青蛙就不再是青蛙了,它是一隻死掉的青蛙,不具有任 何意識、情感和知覺的;而回歸機器人的主題,機器人只是由金屬加上精密的電子硬體組成的,將它拆裝之後又重新組裝,它依舊可以運作,依舊像之前的機器人那 樣有用,也就是說,在亞里斯多德的物質階層來看,全體是等同於部分總合的。所以機器人是沒有意識的,我們人類是有意識的,不可否認的,其他高等動物也有意 識,就我們所知,宇宙其他地方的一些生物也有意識。這顯示出了做為高等動物的我們,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而已,因此人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也不能被機器人所取 代。

   唯心論(idealism)是「單實體論」(one-substance theory),也就是一元論,主張只有心靈存在,而物質並不存在。唯心論源自柏拉圖(Plato, 427-347B.C.)的學說,他認為每個人在出生以前都曾在另一個「觀念界」住過 ,而我們在「現象界」看到的東西都只是觀念界的投影。唯心論主張「心」是世界上的唯一基本存在物,而我們所看到的物質世界都是心的幻象。如果沒有心,則沒 有任何物的存在。持這樣的想法的西方主要哲學家是柏克萊(Berkeley, 1685-1753),柏克萊認為,因為宇宙中的所有東西都被上帝看著,所以在你見到它之前,它已經被上帝的心靈所創造。而在中國,佛學思想是很典型的唯 心論,佛學主張四大皆空,四大指的是地、水、氣、火四大基本物質,既然基本物質皆是空,則所有物質都是空,一切都是心的幻象。而因為唯心論主張,我們思想 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而感官所接觸到的世界比較不真實,或者是全然不真實,根本的實在在於觀念界。宇宙間的一切若不是心靈(mind),就是心靈 中的觀念(idea),因此,依唯心論者的說法,物體只是特殊觀念之集合。所以機器人只是指一組觀念的集合,這組觀念包含有關機器人的概念、影像、感覺、 視覺、聲音等等,機器人只是物質,並非生命體。

   唯物論(materialism)也是「單實體論」,主張只有物質存在,而心靈並不存在的,宇宙間的一切都只是物質(matter),宇宙一切現象,包括 精神與心靈,都可透過物質得到解釋。主張唯物論的霍布斯(Hobbes, 1588-1679)認為,包括我們心裡的思想在內,所有的事物均由原子的運動組成,而原子的運動遵守著物理上的普遍法則,在那裡似乎沒有什麼自由和選擇 的空間,因此霍布斯否認有任何一種自由意志。觀之霍布斯在《巨靈論》(Leviathan)的論點,他認為動物擁有兩種特別的運動(motion);一種 稱為生命的運動,從出生開始就終生不會停止,例如血液的循環、脈搏、呼吸、消化、排泄等,這種運動不需要當事人的發動,而另一種是動物的運動,也可稱為自 主性運動,如前往某地、說話、移動四肢。而感覺(sense)是人體內部器官當中的運動,導因於我們看到或聽到事物的動作而來,感覺之後,外在事物動作產 生的殘留,可稱為幻覺(fancy)。想像(imagination)是所有自主性運動的內在動因,因為在諸如「前往某地」或「說話」這種自主性運動發生 前,當事人總會先想「去哪裡?」、「怎麼去(說)?」、「說些什麼?」等問題。雖然一般人不留意運動的存在,也不察覺運動的發生有其所在,但不影響運動存 在的事實,在運動開始作用時,必然會有一個發動點,它並不顯眼,但卻是引發具體行為不可少的,內在人體內的這些小的發動點,在發生順序上先於走動、說話、 拍擊、及其他外顯的動作,我們通常稱為企圖(endeavour)。依唯物論者的說法,心靈只是非常細小物質的集合;換一種說法,心靈實際上只是物體的結 構或組織(如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對唯物論者來說,知覺是物體間特殊形式的互動,而思想、情緒、快樂與痛苦的感覺等都是如此。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物質 來表現,都可以由物質來涵蓋,除了物質之外,沒有真實的存在,所有事物皆由原子所組成,否定了人精神的存在,認為即便是抽象的思考只不過是由複雜的物質所 構成而已。因此,對於唯物論者而言,人類都是由物質所組成,身體和心靈都是,所以機器人更單純地只是由物質所組成的。

   心物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則是「雙實體論」(two-substance theory),是不同於上述兩個一元論的論調,主要主張心靈與物質並存,對其而言心靈是一種實體,物體則是另一種實體。心與物是兩種受造的實體 (substance),心靈的基本特徵是意識或思想,心靈是非物質的、不具擴延性的、單純意識的實體;而物體的基本特徵是空間的擴延性,身體是物質的、 具擴延性的、合成的、不具意識的實體。因此,人類和機器人是由物質性的實體--身體,和精神性的實體--心靈所組成。對於二元論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解 釋心靈與身體如何互動與彼此影響;故機器人也是具有心靈的,就和人一般,是由心靈和身體兩個實體所組合而成。

   人對心靈和身體之間的關係存在著莫大的懷疑,在母親的子宮中,到底我是身體先於心靈存在!?還是心靈先於身體存在!?既然兩者皆存在,又如何去互相影 響!?對於人類而言,心靈與身體向來都是爭辯不止的議題,當然在科學日益進步的這個年代之下,我們需處理的不僅僅是「人類」的問題,著重的是心靈與身體 「如何」交互影響!?又「如何」認識自我心靈和他人心靈!?他人心靈畢竟和自我心靈大相逕庭,同一牌子的巧克力,在你我嘴中的滋味也大不相同,問題本身都 是由「人」這個原點開始,而進一步到「群體」的想法,生活在人與人之間的群體性,是一開始就在人的生命中就體驗出來的。


    世界上的人,無論怎麼孤獨,總會有個親人來照顧,否則不可能長大成人,從這裡,人就曉得了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別人。而且在各種境遇中,自己不是單獨的 孤軍奮戰,而是有許多別人也和自己一樣地在生活、在努力活著,這樣一來,人就會察覺出原就存在的群體意識。重點就在於我們該如何在全體人類的心靈和思想 中,達到平衡和權宜!?尚且我們還必須要要處理「非人類」、「似人類」、「近人類」等等的問題,此處我以為首要處理的是「機器人」的問題,姑且不論科技因 素,那些「似乎具有心靈卻又不具有心靈」的機器人或是「看似不具有心靈但也不確定是否具有心靈」的植物人,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和判定!?論述中的唯心論、唯 物論或是心物二元論,都是哲學家們提出的見解和解答,而我們也應該和必須去建構一個自己的最佳的答案,善用所學,為自己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方法和理由。

*如您對此文持有任何見解或指教,請至下列網址回覆*

http://city.udn.com/62607/3383046

感謝您的點閱與參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sno090401 的頭像
    yesno090401

    【是非大寨】

    yesno090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