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台灣未來的關鍵在「教育」!

  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計,是窮苦孩子翻身的唯一機會,是社會整體人口素質養成與提昇的重要途徑,對於當前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正走在十字路口上的台灣, 教育投資是否充足以及教育改革能否成功,更是台灣未來在國際上競爭與存亡的關鍵!台灣的未來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教育」應當被放在所有問題 之首!

  台灣的教育歷經多次改革,但問題不僅依舊,甚至更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舉凡教育資源城鄉分配不均、一綱多本造成學生與家長無所適從、多元入學遭譏笑為多錢 入學等,台灣的教育改革千頭萬緒,有志一同者應有系統性與結構性的宏觀思考,並堅持該堅持的教育理念。為此,筆者撰寫本篇「向上提昇或向下沉倫?台灣未來 的關建在教育!」專題文章,期能為台灣的教育改革提出一點建言,也希望各位朋友能一起來關心台灣的教育。


一、提高年度教育經費達7000億、占GDP比例達6%以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欲謀教育之發展,首要之務是提高教育經費。馬英九競選時曾承諾,將政府編列的教育經費每年提高GDP的0.2%,從2008年占GDP 將近4.4%比例提昇至8年後的6%;也就是每年累增約240億元,8年後教育經費提昇至7,000億元。如果教育經費的增列,能夠按照馬英九的政見逐步 落實,絕對是台灣教育之福。

  然而,2008年全台灣各級政府教育經費總額為4,480億元,若要在8年間將教育經費提昇至7,000億元,每年應累增350億元才足夠。教育部公佈的 2009年教育經費總預算為4,694億元,雖然較2008年增加214億元,但距離350億元仍不足136億元,相較於馬英九所承諾的240億元也不足 36億元;而且這4,694億元當中,竟包含前一年因為行政院將五年五百億高教特別預算挪做擴大內需案、後來被立法院凍結而在今年補回的75億元,才勉強 使今年教育經費超過法定下限4,660億元。

  按照「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各級政府教育經費預算不能低於連續三年稅收平均的21.5%,但這個條文有個陷阱,採取「歲入」而非「歲出」的下限, 也就是量入為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在經濟不景氣、地方政府長年負債、年度歲收減少的情況下,教育經費的編列自然會縮減。

 2008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台灣亦受創甚深,但經濟不景氣不應成為教育經費挪東補西、編列不足的藉口,如果我們一致認同教育是「高報酬、高回收」的投資,也是台灣未來發展最大的希望,我們呼籲政府要完全落實馬英九提高教育經費的政見。


二、將補助款項直接撥給學校,提高一般經常性支出。 

    教育經費看似充足,為何仍感捉襟見肘?教育部對偏遠學校營養午餐,為何會遭地方政府挪作他用?有的偏遠小學配備了網路電腦設備,為何卻付不出網路費、水 電費?剛剛修建落成的圖書館,為何沒有錢買書?學校多年前添購了錄放影機,但為何卻一直缺少經費購買錄影帶或光碟? 

    原因就在於中央政府的教育經費補助款項編列性質彈性,容易被地方政府以模糊的名目挪作他用,真正需要經費的學校往往拿不到實際的補助款項;同時每年補助 地方教育的二、三百億經費,為了達到立即可見的成效,大多以「專款專用」名義投入在圍牆、廁所、電腦、跑道等硬體設備的建設上,忽視後續軟體及常態性支出 的配套,因而發生上述令人憤愾的情形。 

    此外,各校經費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教師的人事費用,大約有八成五至九成,一般經常性支出如教學業務費、教學材料費、圖書雜誌費、硬體維護費、水電費、文 具紙張費、差旅誤餐費等則十分缺乏;若再扣除中央補助款被挪用部份及硬體興建的款項,實際應用在學生身上「看不見」的經費,則是少之又少。沒有這些「看不 見」的經費支援,便無法提供偏遠地區學校充足的圖書、影帶與教具,當然更遑論讓學生做實驗、實習、辦活動,如此之下鄉村孩子就永遠只能接受「一塊黑板」的 「填鴨式」、「灌輸式」教育。 

    因此,我們呼籲中央政府應該將對地方教育的補助款項,直接撥到各個學校,避開地方政府的層層不當挪用;同時提高各校一般經常性支出費用,把經費用在刀口上,把資源真正投資在孩子的身上。 


三、將中小學「生師比」自每班35人降低至每班25人以下。  

    馬英九與蕭萬長競選的教育政策白皮書當中,明確承諾將中小學班級生師比自每班35人降低至每班25人,以落實小班制教學。這個方向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因為當一個教師必須面對四、五十個學生時,加上教學時數又特別過高,我們如何能期待教學品質的提昇? 

    看看教育排名世界第一的北歐芬蘭,小學裡每班不超過20人,有的班級甚至採用10到15人的精緻教學,老師能夠採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孩 子,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可以提供個別輔導,強調不搞排名、不搞能力分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同時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運用分組討論、實做、報告、問答,讓 孩子「做中學、學中做」,充分互動與合作,加強思辨、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在這種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國民與社會,他們的競爭力有可能不強嗎? 

    有人說台灣中小學的生師比已經降低至平均每一位老師只需要負責教20位學生,但這是把行政職員也給計算進去,真正衡量班級教學品質的應該是每班平均學生 人數的多寡。根據教育部的教育統計資料,馬英九上任後,國小的平均班級人數已經從28.5人降低至27.7人,在少子化的趨勢下,要達到目標每班25人已 不遠;但國中部份卻只從34.2人降低至33.8人,而高中職部份則仍然維持在每班平均40.6人,顯然距離目標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當前失業率不斷攀升,根據主計處公佈最新數據,今年3月份失業人數已高達63萬人,失業率高達5.81%,馬政府可以直接拿出鉅額公帑讓大學畢業生到企 業實習,變相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進而排擠中高齡就業者;然而,在全台灣仍有5萬名具有教育專業卻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教師時,我們無法理解,為何不直接投入 5萬名正職教師或代理教師的人事經費、讓5萬名流浪教師即時分發到全台各個學校,如此既可大幅降低中小學生師比與班級人數、減輕教師負擔及提昇教學品質, 同時也可以立即減少5萬名失業人口、一口氣降低失業率0.46個百分點,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四、建立中小學師資的再進修、再評鑑與不適任教師的退場機制。  

    流 浪教師的問題除了源自於1994年師資培育多元化與逐年少子化的影響外,不能忽略的一個因素是,中小學不適任教師的退場機制迄今尚未建立,舊的不退、新的 當然進不來,如此不僅產生了當前5萬名的流浪教師問題,同時也造成了許多中小學教師仗恃著鐵飯碗不再進修,教學方法與知識視野都未能與時代及大環境接軌, 教師品質自然無法增長,徒然浪費占教育經費近九成的教師薪資與退撫費用。

    我們建議提供中小學師資在職進修的多元管道,讓老師學習最新的教學教法與知識,並研擬建制每隔三或五年的再評鑑機制(建議以質化指標為主,避免量化評鑑 的形式主義),讓教學怠惰、有違師德、體罰學生等不適任教師退場,將缺額釋放給新進年輕的、優秀有熱情的師培畢業生,提昇師資品質同時也解決流浪教師問 題。  


五、減少非師範學校教育學程的開設,提昇師範院校教授與學生的品質。  

    老 師是個專業,一位師培生必需要經過充分的養成鍛鍊與教學實習,才足以成為一個稱職的中小學老師。雖然師資培育多元化、建立師資儲備制無疑是立意良善,為中 小學師資注入不同專業領域的活水,然而即便沒有少子化趨勢促成流浪教師的問題,在專業師資與修習學分不足之下,過多非師範體系學校所開設之「不夠專業的」 教育學程,其實就是問題的本身。

    當初之所以會開放師資培育多元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舊有師範體系學校培養的中小學師資長期為人所詬病,包括教育思想保守、教學方法僵化、專業知識狹隘以及鐵飯碗心態等,師範學校未能跟上時代的教學制度及教授水準,無疑地必須為上述問題負起責任。

    但是為何解決問題不是回到改革師範體系學校,淘汰不適任教授、高薪聘任優良師資,並繼續保持公費生優勢、吸收品學兼優的高中畢業生?難道非師範學校教育學程所培育出的學生,其專業能力就保證能夠超過師範本科專業的畢業生嗎?

    上述問題的答案如何我們不敢斷言,但師資培育多元化以後,我們看到的卻是想當老師不一定要念師範學校,念師範學校不見得能當老師(甚至連修教育學程都有 困難)這樣一個怪異的現象,再加上取消絕大部分師範學校的公費生名額以後,品學兼優的清貧子弟再也不會把師範學校視為優先的志願,致使師範學校學生入學成 績逐年下降,長期下來自然造成師培畢業生的品質下滑。

    把資源集中在提昇師範學校的競爭力,就是提昇中小學師資的品質,也等於提昇基礎教育的水準。我們呼籲師資培育應回歸到專業的師範學校體系,改革師資培育 應從改革師範學校的競爭力開始。如果政府當真重視中小學基礎教育,就不是讓師範學校與五年五百億研究型大學補助計畫失之交臂,相反地應該另行傾注五年五百 億為師範學校全面改革提供充足的彈藥!

六、提高偏遠地區中小學的教育資源及教師的待遇薪資,落實公費師培畢業生至偏鄉學校任教。

  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讓弱勢清貧、偏鄉地區的孩子接受教育,幾乎是唯一能夠打破階級遺傳魔咒的途徑。因此教育的公平性更加應該體現在對弱勢學生的照顧、對 偏遠地區學校資源的投入,提供偏遠地區學校與城市學校相同的軟硬體設施與師資水準,同時解決各種影響弱勢學生專心就學的因素,讓弱勢孩童能夠無後顧之憂地 上學。

  當城市學校的教師甄選擠破頭、數千人搶數十個名額、錄取率有的甚至不到1%時,為何偏遠地區學校卻反而普遍缺乏專任師資與代課教師,甚至有的學校還把代課 老師的徵選資格降低至大學相關科系畢業,最後只有一名中華電信退休員工應徵?為什麼偏鄉學校普遍不受老師的歡迎,甚至是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教師寧可放棄教職 機會,等了一年後再拼一次錄取率極低的教師甄試,也不願到偏鄉學校去服務?

  到偏遠地區任教,老師必須面對交通安全的顧慮,長途舟車勞頓下來精神體力不濟,教學品質自然打折扣;此外,往返的車資也甚為可觀,進修研習更是十分不方 便。住宿可能是個解決辦法,但在有限經費下,學校宿舍還必須要提供交通不便或家庭無法照顧的孩子們;即使經費足夠,拿來蓋教室、修校舍就來不及了,哪裡還 能夠給老師蓋宿舍?

  偏鄉學校缺乏師資,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薪資待遇。許多學校為了因應「少子化」,未來很可能減班招生,因此改以「代課老師」代替「正職老師」,而一名正職老 師的待遇幾乎可以聘請兩名代課老師。相較於正職老師至少是一年以上的長缺,代課老師卻只是三個月以下的短缺,以鐘點費計算薪資,每小時才260元,沒有年 資也沒有年終獎金,在這種僅有城市老師一半待遇的情形下,生活、未來都沒有保障,請問還有誰願意到偏鄉學校任教?

  要照顧偏鄉學校的弱勢孩子,首先就要提高偏鄉學校老師的待遇。我們主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政府應該有魄力地讓偏鄉學校老師的薪資待遇比城市老師高出 1.5至2倍,並提供宿舍出租給老師;同時恢復師範學校公費生制度,公費生招收時必須限定家境清貧、家庭困苦的學生,並簽約在畢業後立即到偏遠地區學校任 教至少四年,四年約滿後可優先輪調至都會區的學校。

 這些老師除了平時上課教學外,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主動關懷了解學生的家庭與經濟環境,並回報給政府有關部門,在相應的配套措施下,提供清貧、弱勢學生急需的學雜費減免、獎助學金與生活費補助,從根處解決弱勢學生因問題家庭或經濟貧困而衍生出輟學、青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

  這是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問題,也是手握教育資源大餅者的良心問題。即使這些政策都需要錢,但這些錢絕對花得有價值、有意義,而且對台灣社會的長遠發展肯定是 穩賺不賠。我們懇切地呼籲政府提高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師薪資待遇,並建立公費生至偏鄉學校任教的制度。相信在這種制度下,定能夠培養出飲水思源、滿懷教育理 想、願意長期在偏鄉地區「蹲點」的偉大老師!


七、建構學雜費分級制度,富家子弟繳交高學費,極清貧子弟全額補助學雜費。

  台灣的教育有一個極為怪異的現象,那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念學費便宜、排名前端的公立學校,窮苦人家的孩子卻要念學費高昂、排名後端的私立學校。為了負擔高 昂的學雜費,再加上為了讓孩子不落人而將其送去補習的費用,於是家長只能加倍努力地賺錢,學生也必須利用課餘時間打工,無法參加更多課外活動。於是清貧家 庭等於必須為孩子繳交三份學費:一份是學校的學費(還比公立學校高出將近兩倍)、另一份補習費,還有一份是所得稅,這是被政府徵收、拿去讓富家子弟就讀廣 受政府補助且學費低廉的公立學校!

 為什麼?即便在資本主義最為發達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給經濟相對不那麼寬裕的學生,而有錢人家則大多選擇負擔鉅額學費去就讀私立名校,為什麼台灣卻是反其道而行,讓窮人付錢來給有錢人的孩子唸書?社會的公理究竟何在?

  如今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節節攀升,多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了,私立學校畢業的學生普遍也很難找到薪資在一定水準以上的工作,一個月2萬元 到2萬5千元的薪資,扣除房租、水電、交通、伙食、網路、電視以及其他零零總總的開銷,然後每個月還要支付就學貸款的利息與本金,收入和支出能夠打平就已 經不錯了,根本別妄想能夠存多少錢。被政府視為「德政」的就學貸款,似乎能夠讓學生無憂地完成學業,並以極低的利率讓學生在畢業後再行分期還款,但實際上 卻是讓清貧學生陷入貧窮與債務的無限循環,階級果然真的會遺傳!

  每年六、七月時,就是各大學蠢蠢欲動、紛紛傳出調漲學雜費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學校為其漲價政策辯護,原因在於物價、水電費提昇,相應地必須調漲學雜費來 反映成本。而學生與家長則一口同聲地反對,「反高學費聯盟」成員們的身影與抗議的標語不時就會出現在街頭。然而學費不漲,學校辦學成本負擔將越來越高;學 費如果調漲,苦的卻是「M型社會」左端貧困的學生與家長。難道就沒有第三條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在當前台灣公私立學校相對優劣程度與排名現象無法即時扭轉的情形下,我們主張應建構「學雜費分級制度」,也就是依照家庭所得高低,讓富家子弟繳交相對較高 的學雜費,讓中產階級家庭繳交相應程度的學雜費,至於社會最底層、極度清貧弱勢的學生,則全額補助其學雜費,同時提供數量與金額都充足的獎助學金提供給清 貧且學習優良的學生。

 「學雜費分級制度」是從體制內結構面入手,依據家庭經濟能力決定學費額度,讓富有的家庭協助清貧的學生能夠順利地上學,這是社會公義的展現,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政府應當把魄力與決心展現出來,不要再讓舊有的學費制度繼續「劫貧濟富」!


八、擴大「繁星計畫」,勿使「多元入學」成為「多錢入學」。

  多元入學的目標,是要透過多元的入學管道,紓解學生的升學壓力;同時申請、推甄透過書面審查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業已外的活動經歷,以及透過面試則可以直接測 試學生的思考與應對能力,會比以往單純只有筆試的聯考或指定考科,更能夠檢視出學生的性向與能力是否適合該校科系的課程。

  然而,當「教育市場化」與「多元入學」相互結合時,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將明顯反映在成績的高低上,因為補習、請家教、買參考書、參加科學營、參加科展或 競賽、申請或推甄入學的報名費、面試的服裝費與交通食宿費、關說送禮、走後門與開假證明等等,沒有一樣可以不花錢,而弱勢學生家裡拿不出錢,當然考不上好 學校。去年4月台大公佈高三生推甄錄取名單,1248名錄取學生中,只有3名學生是低收入戶;清大錄取的400名學生中,甚至只有1名是中低收入生。如此 忽視弱勢學生的「多元入學」,自然被譏為「多錢入學」。

  值得肯定的是教育部自2007年全面實施的「繁星計畫」,以及後來中山大學自辦的「南星計畫」,以類似推薦保送的方式,針對每所大學的三個類組學群,每所 高中可以分別推派成績最優秀的三位學生,讓非明星高中、偏鄉學校的優秀學生不因為城鄉差距、教育環境弱勢的影響,也有機會可以就讀總數共25所的優質大 學,同時也促使高中教育正常化、就學社區化,達成平衡城鄉高中發展。

 2007 年繁星計畫首次實行,有40所偏遠地區弱勢高中職學生,破學校紀錄考上12所頂尖大學;以台大為例,則6所過去3年從來沒有考上台大的高中;而以清大為 例,則有10個縣市考上該校的學生,其家庭平均收入低於全台灣的平均值,顯見繁星計畫確實為偏鄉學校的優秀學生提供了升學圓夢的管道。今年3月繁星計畫放 榜後,我們也看到多所非明星高中與偏遠地區學生入榜;至於今年4月底放榜的「高職繁星計畫」,也傳出多所私立高職與夜間部半工半讀學生上榜。

  儘管繁星計畫在實行過程中,曾傳出類似常春藤高中竄改學生成績、偽造文書的弊案,但該計畫立意良善、成效尚稱良好,對縮短城鄉差距做出了成功的實驗性貢 獻。然而,今年的高中繁星計畫僅招收1,463個名額,比去年1,742人足足少了300個名額,不進反退;而高職繁星計畫雖由4校250人增加為今年的 11校590人,但名額仍然過少。

  我們呼籲應該更加擴大高中及高職繁星計畫的招生名額,各大學科系應增加錄取人數,或是增加、保障偏鄉學校學生的名額,同時每所高中也不應限定只能推薦三名 學生至一所大學,讓更多偏鄉及弱勢的優秀學生在「多錢入學」的管道之外,能夠透過繁星計畫進入理想的大學。當然,我們必須特別指出,繁星計畫的擴大實施只 能部份地矯正台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過大的問題,治本之道仍然應回到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


結語

  中國自古從至聖先師孔子以來,對於教育便有最基本的兩個理念:「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這兩者強調的便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一個孩子都 不放棄,以及對不同資質、性向、能力的學生採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與內容,簡言之就是實踐「教育機會的公平性」以及「教育方法的適才性」。

 教育機會的公平性,取決於教育資源的分配與升學考試的制度;而教育方法的適才性,則取決於師資的品質與師資培育的制度,甚至更取決於師範學校的辦學品質。而對於這兩個目標的最大支持,莫過於教育經費的實質投入。

  面對金融風暴的衝擊以及在世界舞台上逐年的邊緣化,若想重拾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再度站上世界舞台,絕對不是靠台面上這些藍綠政客不斷操弄意識形態與族群 分裂。危機就是轉機,當前經濟不景氣之下,政府更應當重視教育的投資,將人才培養視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後盾。台灣要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就在此一念之 間。

  為政者若有遠見、有魄力、有決心,就應當傾全部之力、加倍投資於教育發展,兼顧「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兩大原則,同時派出取經團前往世界各個教育成果 卓著的國家取經,每年並定期檢討教育政策,邀集各級學校、學者、教師、家長、學生等代表,共商教育大政。若能如此,10年後、20年後,台灣所培養出的公 民與人才,怎能不在世界發光?

  如果政客們不顧教育的百年大計,還是自顧地假民主之名、行圖利之實,那至少有一個意見我們希望政客們可以採納:那就是「教育部長」由全民公投票選,有資格 投票者包括每一位學生,想當教育部長的候選人必須要在全民面前接受公開辯論。因為相較於任何一位政治人物,「教育部長」才是對我們下一代影響最為深遠的政 務官。

*如您對此文持有任何見解或指教,請至下列網址回覆*

http://city.udn.com/62607/3420577

感謝您的點閱與參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sno090401 的頭像
    yesno090401

    【是非大寨】

    yesno090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